课程思政案例 | 《平面摄影》杜志华

发布时间:2024-12-02浏览次数:12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与发现真善美

引导学生通过摄影学会观察生活,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体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爱与关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艺术创作与价值表达

在教学中强调摄影创作的内容与形式统一,鼓励学生通过镜头语言表达社会的美、人类的幸福,以及善良与关爱的主题,提升其艺术创作的思想性与价值导向。

3.品德培养与团队意识

通过摄影实践培养学生的品德与意志品质,包括坚持不懈的毅力、团结友爱的精神、助人为乐的品格,提高职业素养,以及包容和谐、求同存异的发展理念。

4.社会责任感的塑造

在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影像传播的社会责任,鼓励创作传播正能量的作品,文化自信,助力构建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社会责任感与价值观教育

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社会责任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准确运用影像语言的技术技巧,创作传递正能量,表现社会的真善美。

2.艺术创作的价值导向

强调摄影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应以传递真善美为核心价值,通过影像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以及关爱与幸福的主题。

3、知识的丰富、技能的提高、灵魂的升华,需要循序渐进,老师面对年轻的心、充满渴望的眼睛,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有足够耐心,教书育人,教和学都是艺术,需要时间的磨练。


教学难点

1.数字化与自媒体时代的挑战

面对数字化、移动互联网和各种自媒体的冲击,学生对于传统摄影工艺的严谨训练和深度思考创作容易忽视。如何在影像便利化的时代教育学生保持严谨的创作态度,并增强社会责任感,是教学的关键难点。

2.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融入

在摄影技术与艺术教学中,如何润物细无声,自然的融入思政教育内容,避免形式化、生硬化、教条化,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艺术创作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导向,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难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策略与方法

1.案例教学法

课堂案例以能够体现真善美价值观的摄影作品及其创作者为主,例如拍摄反映社会正能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秀摄影作品。通过具体经典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摄影艺术的核心价值和社会责任。

2.主题实践教学法

布置以“校园之美”“祖国之美”“友谊与关爱”“师生情感”及“社会真善美”为主题的实践作业,指导学生通过镜头表现主旋律与正能量。

鼓励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感人瞬间,换位思考体会他人,发现和挖掘积极向上的人文情感与社会景象。

3.作业展示与主题点评

组织课堂作业展示与主题点评环节,围绕学生作品的技术技巧和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和评价,重点突出作品中真善美的个性化表现与表达。

通过师生互动与点评,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强化对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的认知。

4.同学分享与合作学习

设置小组作业或分享交流环节,鼓励学生在展示作品时相互学习、相互支持,以团结友爱、包容互助的集体荣誉精神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深化对摄影艺术的理解。

5、个别同学单独引导

有的同学个性强,或者不喜欢和别人分组,或者有社交恐惧,或者习惯我行我素,这需要单独辅导,或者有的自卑心理,或者遭到同学排斥,尽量让同学找到自己的优点,找到别人的优点,将来工作或者走向社会,良好的社交也是一个人的优秀素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教学工具与资源

多媒体教学:使用影像投影和案例讲解,丰富课堂展示形式。

移动设备实践:结合学生对手机摄影的使用习惯,指导其拍摄符合课程主题的高质量作品,并进行作品优化与讨论。

行业资源支持:邀请优秀摄影师或从业者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创作经验,拓宽学生视野,勇于创新,国际视野,直面国际最前沿的行业者。


四、课程思政教学过程

1.分组与创作任务

学生按照小组形式合作完成课程作业。分组创作旨在通过团队合作增进学生间的信任与友谊,同时培养团结协作和相互包容的集体精神。小组任务围绕主题摄影展开,涵盖校园美景、人文情感和社会关怀等内容。


2.主题实践与技术训练

课堂以实践为导向,通过主题摄影作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真善美,并结合摄影技法提升表达能力:

自然美感:拍摄校园四季景色,爱学校,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人际温情:记录同学友谊、师生情感及家庭亲情,展现社会的善意与关爱。

家国情怀:专题创作以“爱”“家国情怀”为主题,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在创作中结合构图、光线、色彩、角度和影调技巧,完成从艺术到价值的综合表达,持续爱自己的专业,持续爱自己的选择,持续努力才会有可能有所收获。


3.作品展示与交流分享

学生将作品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创作过程与心得体会。教师从技术与思想两个维度点评作品,鼓励学生挖掘作品背后的社会价值,并赞扬学生之间的团结与协作的集体精神。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学习深化对摄影语言的理解,同时提升对艺术创作社会意义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

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同学们在摄影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技术,还深刻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生活中的真善美。通过创作,他们重新发现了同学之间的情谊,师生之间的关爱,表达了对家庭温暖、校园友谊以及社会关爱的感悟。在课程最后的作业展映环节,同学们通过作品真诚自然地流露出内心情感,展现了审美能力的提升、情操的陶冶以及对真善美的深刻认知。


课程激发了学生发现生活美好、记录身边感动的能力。他们通过镜头捕捉同学的友爱、校园教职工的关怀,并以艺术手法表达了对生活、学习、集体和祖国的热爱。整个教学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更在思想上引领他们向上向善,为摄影学习注入了情感与价值的深度,提高能力发现身边的美,提高表达美的艺术技巧。


六、教学反思

1.与时俱进,紧跟时代

在移动互联网新时代,学生更倾向于借助新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作为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主动适应时代变化,与学生保持共同语言。这不仅能拉近师生距离,还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学生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缺乏辨别能力。因此,教师需主动学习新知识,熟悉时代背景,提升自身信息筛选与辨别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对信息的识别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法治意识

3.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教育不仅是单向的知识传授,也是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需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反思自身不足,践行“教学相长”的理念,与学生共同成长。这种谦逊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