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案例 |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论著选读》林哲元

发布时间:2024-12-02浏览次数:10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论著选读》

林哲元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学论著,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框架,理解其核心思想和历史背景,夯实理论基础。

2.思想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新闻传播现象的能力,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能力目标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能够以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参与新闻传播事业,成为具有新时代社会主义素质和人文关怀的传媒人。


二、教学重难点

1.文本语境的还原与理解

在教学中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著放回其文本生产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解读。例如,解析青年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1842-1843年)的著作时,重点介绍其思想发展阶段,强调此时的马克思仍是革命民主主义者,而非历史唯物主义创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

避免片段化、碎片化理解经典著作,杜绝断章取义与知识堆砌,通过系统性学习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脉络与核心内涵。


教学难点

1.化解学生的认知“成见”

面对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与价值观多元化,学生容易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普遍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片面认知甚至成见。

高中与大学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不够紧密,部分学生在进入课堂前将马克思主义误解为应付考试的“教条理论”,缺乏对其革命激情和科学性的深入理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认同感

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与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理论学习的重点,更是充满激情、旨在改造社会的科学革命理论。

帮助学生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分析现代社会问题和参与新闻传播实践中的价值,从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学习兴趣与认同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选读为核心,通过先行组织者策略,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与思考:

课前准备:在每周课程前布置学生阅读指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辨能力。

课堂讲解:授课教师基于学生的课前阅读成果,进一步讲解文本的产生历史语境、核心思想及其与当代新闻传播实践的联系。

知识整合:通过整合协调的原则,将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体会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


2.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与讨论法结合

1.讲授法

讲述与讲解结合:

讲述”:通过叙述马克思主义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脉络与概念表象,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针对抽象的理论问题(如马克思“人民报刊”概念),教师结合文本历史语境、核心思想及概念发展脉络,系统性阐释并澄清误解,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案例分析:结合历史背景和现代传播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与价值,引导学生发现理论的现实意义。

2.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自由组建2-4人的读书小组,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小组报告。

课前小组报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基于指定阅读材料进行问题提炼、难点剖析和心得总结,完成20分钟的小组报告。

教师给予团队成绩评定,以鼓励合作与互助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

3.讨论法

课程设有两次专门的讨论课:

马克思与恩格斯板块讨论课:集中探讨经典文本中新闻事业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列宁与毛泽东板块讨论课:围绕“党性”思想的时代意义展开深度讨论。

讨论环节设计:

问题设计:提前告知学生讨论主题(如“列宁与毛泽东新闻学‘党性’思想的现代意义”),引导学生思考。

资料提供: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资料与背景信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启发思路:通过适当引导,引发学生的多角度思考与辩论。

总结结论:通过讨论总结,提炼学生的观点并深化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的理解。


3.教学活动设计:多环节协同

1.课前阅读任务

学生每周阅读指定经典文本,并在小组讨论中提炼观点与问题。

2.课堂互动与知识深化

小组报告后,教师通过点评与补充讲解,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核心思想的认识。

学生通过课堂交流与教师讲解,逐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洞见。

3.讨论与思辨拓展

讨论课环节中,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辩论与深度思考,增强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


4.实施案例:列宁与毛泽东新闻学“党性”思想讨论

讨论主题:列宁与毛泽东新闻学“党性”思想的当代意义。

讨论问题:

1.列宁与毛泽东的“党性”思想是否过时?为什么?

2.在我国新闻传播行业工作的非党员是否需要讲“党性”?如何体现?

3.“党性”思想在今天媒体环境中的新形态、新意义是什么?

教学目标:通过这一主题,启发学生探讨经典理论在当代新闻传播中的继承与创新,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课程思政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两部分,突出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入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课前准备

教师全面熟悉所讲经典原著的历史背景,搜寻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相关素材,如文学作品《西里西亚织工之歌》或电影片段《列宁在十月》。这些感性素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事件的背景与理论的形成逻辑。例如,通过《西里西亚织工之歌》展示19世纪40年代德国社会的阶级矛盾,铺垫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通过《列宁在十月》片段,展示十月革命的复杂性,引导学生理解列宁对党的出版物定位的合理性。


同时,要求学生课前完成指定原著的阅读任务,最低要求是通读选读文本。提供延伸阅读书目,鼓励学生自发扩展阅读,形成初步的个人见解。


课堂教学分为两个环节:读书小组报告与教师讲授补充。

1.读书小组报告

课堂前半部分,由学生组成的小组进行20分钟左右的报告,分享阅读心得、遇到的难点以及初步的思考和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逐一点评:

澄清学生的误解,例如青年马克思关于“出版自由”的观点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色彩,并非成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针对学生的问题,结合原著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经典思想与当代新闻传播实践的关联。

2.教师讲授与案例分析

课堂后半部分,教师补充讲授核心知识点,系统梳理原著思想及其发展脉络。例如,讲解马克思“人民报刊”概念时,阐释其历史语境与思想本质,解析其对后世新闻理论的深远影响。

教师还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共鸣。例如,在讲述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形成主题时,播放《青年马克思》中马克思与恩格斯第二次会面的片段,直观展示思想碰撞的历史情境,强化学生对理论演进逻辑的感知。


五、教学评价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课前读书小组讨论,认真准备小组报告,并在课堂讨论中踊跃发言。从学生反馈来看,许多人表示:“原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那么枯燥!”、“马克思主义还有这么有趣的实践意义!”这样的反馈表明,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和互动式教学方法,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兴趣,改变了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排斥或轻视心态。


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认知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多元信息冲击,使得部分学生仍然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抱有固有偏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指望一门课程彻底扭转所有学生的观点并不现实。但本课程能够引导多数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丰富内涵,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动力,并在课堂上澄清一些误解或偏差,已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少部分学生在阅读、准备和讨论环节中表现出较低的参与度,未能充分融入学习过程。这提醒我们,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特别是在激发学生主体性和提高课程趣味性方面,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六、教学反思

1.阅读材料的选定与优化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革命家与理论家的统一,他们关于新闻学的观点分散在理论著作、政治评论和公开讲话之中,而非系统化的新闻学研究。如何筛选既贴近新闻传播主题,又符合学生阅读水平和时间管理的材料,是教学准备中的一大挑战。部分材料理论性较强,学生阅读过程中难以深刻理解,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内容选择,挑选更具代表性和易吸收的文本,辅以适当的背景介绍与延伸材料,以提升阅读效果。


2.学生参与度的激发

课程设计了课前读书小组准备和课堂报告环节,但部分学生只在自己报告的那一周投入精力,其他时间表现出参与度不足。如何激发学生的长期阅读兴趣并促进整体学习氛围,需要在课程设计上进一步改进。例如,可以通过加入更多互动式任务、跨小组合作的激励机制,或增加阅读理解测验等方式,鼓励学生在非报告周也积极参与学习。


3.考核办法的改进

当前课程考核办法由平时表现(50%)和期末论文(50%)组成,其中平时表现包括报告、发言与课堂纪律。然而,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评估存在不足。例如,对于未认真阅读材料的学生,现有评估机制难以公平体现其学习效果。未来可以探索更多动态评价的方式,例如定期的阅读打卡任务、小测验或学习反思记录,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投入与进步。


4.期末论文质量与诚信问题

尽管多数学生能够真诚完成期末论文并表达个人思考,但仍有少数学生以空泛、八股式的文风应付任务,甚至出现抄袭现象。这一问题提醒我们,需要加强期末论文的指导与监督,例如明确写作要求与评分标准,提前布置选题规划并分阶段完成。同时,可引入反抄袭技术,对提交的论文进行核查,强化诚信教育,提高作业的原创性和学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