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案例 | 《朗诵与艺术语言》马力

发布时间:2024-12-02浏览次数:10

《朗诵与艺术语言》课程思政设计案例

马力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一个民族的兴盛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崛起与文化的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通过诵读经典,可以回望历史、传承文化、发扬传统价值观,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于2018年发布《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倡导通过诵读、书写、演讲等形式,在社会和校园中弘扬经典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营造全民传承经典的氛围。

本课程的思政目标是通过朗诵与艺术表达,加强学生对传统经典和红色经典的感悟与理解,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怀,使学生具备更强的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挖掘经典作品的深层文化内涵,探讨其在现代语境下的表达方式。

2.通过实际演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尤其是在情感与技巧表达上的统一性。

3.在作品的选择和表达中实现主流价值观的创新传播。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同时保持作品的原有精神内涵。

2.在“第一课堂”教学中融入“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实现学用结合。

3.平衡艺术表现与思政教育,确保教学成果在技能和思政目标上都能达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案例设计

1)经典案例: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

背景分析:余光中与流沙河的创作对话,通过“蟋蟀”象征两岸文化认同,反映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文化意象及情感表达,提升其通过艺术语言传播爱国主义的能力。

教学活动:

观看赵忠祥、娄际成的朗诵版本视频,赏析不同风格。

分组讨论作品的情感内涵与表现技巧。

进行分组实训朗诵,教师现场点评,优化表现。


2)红色经典:如《可爱的中国》《少年中国说》

背景分析:结合近代中国社会背景,解读作品中体现的民族精神与革命情怀。

教学目标:通过情感饱满的朗诵,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表现出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教学活动:

解读作品历史背景与艺术特质。

模拟演练,结合当代语境设计符合时代感的表达方式。


2.教学策略

1.经典解读:分析经典文本的结构、语境与内涵,挖掘其思政价值。

2.文本赏析:通过多版本对比朗诵,学习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与艺术表现力。

3.实训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将技巧运用与情感表现相结合。

4.舞台呈现:鼓励学生将课堂成果通过表演或参赛的形式展现,增强自信和表现力。


四、课程思政教学过程

1.课前查阅资料,了解背景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流沙河先生及其代表作《就是那一只蟋蟀》的创作背景。作品体现了两岸文化认同的象征意义,传递出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与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景。通过背景分析,引导学生从文化和情感层面理解文本价值,并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课上分析文本,加强理解

在课堂上,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为指导,结合传统经典与红色经典文本,深入解读作品内涵。通过朗诵和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帮助学生感受作品蕴含的历史厚重感与文化张力,增强其对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理解。

3.课上实训演练,巩固技巧

选择《就是那一只蟋蟀》《少年中国说》《可爱的中国》等经典作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实训演练。在课堂中,通过具体解读和反复实践,培养学生对作品“形魂统一”的艺术表现力,将民族气质、爱国情怀与艺术表达融为一体,提升学生语言艺术的深度与高度。

4.课后创设机会,登台演练

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通过参加“长征杯”经典诵读大赛、“齐越朗诵艺术节”等校内外活动,鼓励学生将课堂学习转化为实际能力,让教学成果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深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社会担当。


五、教学评价

1.通过朗诵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四个自信”这一主题,以慷慨激昂或婉转深情的方式声情并茂地朗诵经典篇章。学生在诵读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以及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建功立业的决心,充分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精神风貌。

2.积极探索语言传播艺术类专业的专题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红色经典诵读会、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爱国主义诗歌朗诵快闪等多样化实践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推动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力争将课程建设成深受学生喜爱、实践成效显著的优秀教学范例。


六、教学反思

1.如何在作品选择上更精准地满足学生兴趣与教学目标的双重要求?

2.如何将艺术表现与思政教育进一步融合,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3.在实践中探索“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