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新闻采写|不灭灯火坐落丽娃河畔 24小时阅读空间经营方兴未艾

发布时间:2018-12-10浏览次数:6407

书影浮动,墨香灯明,2018年9月26日,必威东盟体育平台出版社24小时阅读空间在必威东盟体育平台中北校区逸夫楼学术交流中心正式启用。10月25日,在一个月的试运营即将结束之际,记者走访阅读空间,其发展正逐渐走向正轨。运营团队带头人、必威东盟体育平台民俗学博士张海岚认为,阅读空间树起了一个文化地标,“无论多晚,只要你需要一个静心阅读的空间,这里永远亮着一盏灯,有一张书桌、一杯热茶等着你”。

售书模式创新意 通宵经营有保障

一走进空间,就可以看到左右两面墙上排布着琳琅满目的书籍。空间内除了在饮品柜台轮值的工作人员外,并没有专人负责售书事宜,但在连接河畔露天区域出入口的醒目位置设置了一面显示着二维码用于购书的电子屏幕。

实际上,这是一种全新的实体售书模式。出版社利用自己的选书优势,精选了约2000册以人文社科和教育类为主的新书陈列在空间中并定期更换。顾客可以在空间中免费阅读,如果想要购买,可以扫描二维码,自行或由服务人员代理在出版社自营网点下单。出版社负责图书的管理和配送,读者可以享受“试读在空间,快递到家门”的全套服务。同时,在未来,主题读书会、新书分享会、名家讲座等活动将在这里陆续举行。

(24小时阅读空间墙面琳琅满目的书籍)


不过,从当日下午4时开始后的约两小时中,记者并未发现有顾客购书或咨询相关事宜。对此,张海岚也坦言,一个月以来的售书量确实不算多,但已经大幅超出预期。“整体随机性比较大,有时一天能卖出十几本,有时一本也没有。不过高校本身是不缺少书籍的,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卖书,而是要考虑让书籍更好地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中。”

空间的另一特色就是24小时全天运营。对于可能面临的人力、经营成本支出,空间依托于所在的学术交流中心本身拥有的住宿、会务等服务功能分摊部分安保压力;同时在晚上9时以后,空间内不会有工作人员值守,进入“自助模式”——读书买书可以自行扫描二维码下单,店内的饮茶胶囊机和咖啡机也可以满足顾客的享受需求。2016级公共管理学院的赵同学说:“最近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试,想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通宵备考,阅读空间正好符合我的要求。”

从功能上来说,“24小时阅读空间”并非通宵经营的书店,更接近于“共享书房”。在张海岚看来,丽娃河畔的这个场地是一个公共空间,与其探讨到底满足了多少深夜阅读的需求,不如说是树起了一个文化地标。


高端茶饮做主打 文创活动待发力

当日,记者进入空间后,便有服务人员前来;入座后,便被询问需要什么饮品。菜单上的饮品价格为25元至50元不等,记者点了一份标价为28元的红茶,端上来的一壶成品容量约300毫升。记者观察发现,在座顾客的身边均放有店内饮品,向店员确认是否为必须消费后也得到了肯定答复。一楼的室内空间和河畔露天平台入座均需点单,只有分布二楼公共区域的两桌12座为免费区域。

从贵州一高校前来华师大访学的黄老师说:“我觉得相对于这里整体的环境来说,饮品价格也基本可以接受,如果在华师大期间还有需要的话,我想我还会再来。”记者又后续采访了店内其它的十余位顾客,大多认为必须消费和饮品价格都比较合理。17级心理学研究生王同学表示,“来这里之前也对环境有所了解和准备,相比饮品价格,这里的文化氛围是我更加看重的。”

张海岚向记者介绍,根据整体定位,阅读空间面向教职工和研究生群体居多,尤其是配合学校的职能部门,所以产品上都以本味内容为主,快消品会比较少。同时,作为新的学校核心窗口向接待单位,在服务品质和员工培训上都追求高端。“我们想要在高校体系中,把书香茶香和自我生存结合,进行模式的探索尝试。最终是要落实到服务学校的文化建设,提升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

在购书屏幕旁边,记者看到了一套独立的桌椅,旁边放置着带有杨振宁先生照片的木架。这正是试运营期间阅读空间承办的重要活动之一——在67周年校庆时为杨振宁和华师大学生代表座谈提供平台。结束后,杨振宁先生坐过的椅子和喝过的茶化身为“大师椅”和“大师茶”,“打卡大师同款”成为文创产品的一环。


(张海岚为杨振宁先生泡茶奉茶)


由于第一月是试运营阶段,因此计划中的非遗课程等文创活动尚未开展。不过张海岚透露,第一个大型活动即将在11月启动:依托华师大图书馆的藏品“御制耕织图”,举办关于手织布品的展览。团队为三林标布、上海剪纸等非遗传承人归纳了非遗课程,未来将以活动表形式及时预告。“高校的人文美育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上有缺失,希望我们的努力能添上一块砖。每个月会举办2至3场大活动,每周都有小活动”,张海岚说。


书香文脉辐射社会 打卡点燃阅读热情

在经管学部任教的陈老师时隔一个月后,终于有时间前来阅读空间体验。他在店内不时举起手机拍摄。“我觉得这里设计的非常有特色,想要拍几张不错的照片来留念。”

据设计师介绍,阅读空间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丽娃河的水和出版社的书。波浪形象征着丽娃河,层层格栅象征着被风吹开的书本。整个吊顶和墙面无缝柔和过渡,书架亦是吊顶,融为一体,代表着丽娃河和阅读的结合。同时引入了文人书房的装饰理念,茶香与墨韵为伴,舒适与优雅并重。

(24小时阅读空间内部的波浪形独特设计)


像陈老师一样慕名前来的人还有很多,不仅如此,这股书香也蔓延到了整个沪上。在启动仪式上,华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说:“这个灯火不灭的书屋,是师大书香文脉的延续,也是师大人的创新。它坐落于师大校园,辐射到社区和整个社会,这将是让师大人感到自豪的空间之一。”

张海岚介绍,每逢周末,前来“打卡”的上海市民络绎不绝,民众也对这个沪上高校探索打造的新的文化地标赞不绝口,纷纷前来体验文化氛围。华师大出版社社长王焰也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学术交流中心本身就是宾来客往之地,丽娃书香将会被播撒到五湖四海。阅读空间向市民开放,给所有读者建立一个舒适、优雅的阅读场所。只要文明阅读,我们就欢迎你来,希望高校的阅读之灯进一步点亮城市的阅读热情。”

沦为自习室引担忧 以书为本坚守初心

据记者当日两小时之中的观察,虽然整体上座率在60%左右,但其中大部分顾客均是以做题、完成作业等自习为主,在河畔露天区域的则以各自讨论居多,真正进行阅读行为的人少之又少。当时在场的十余位顾客中,只有两位在持续阅读,这似乎与阅读空间的初衷背道而驰。

“这方面也是我们着重要去探索的,如何通过活动或者其它方式,能够让大家能真正爱上在这个空间里阅读?哪怕你读的不是我们空间里的书,但要有这种在空间里阅读的感觉。”针对这一问题,张海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不太愿意让大家把这里作为单纯来刷题的自习室,如果说是上自习这个功能,图书馆也能做,甚至宿舍楼下都能开辟这样的空间,那来我们这里干什么?这就不是一个‘reading space’的概念。”

运营团队正准备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现状。“高校有着丰富的书籍馆藏和电子资源,那么书该怎样更好地融入同学们的生活?我认为不能让书死死地放在架子上,而要让它动起来。”据张海岚介绍,团队以“888”的运营模式为切入点。白天的8个小时,一楼的区域作为营业区,将自习安排在二楼的免费区域;晚上6时后,会以读书会等文化活动为主,将更多地融入第三空间的概念,强调与书结合的人文美育教育;晚上9时后再作为自习空间。


(运营团队以节气和相关作品为载体策划的文创活动“小雪茶会”)


简而言之,空间举办的所有活动和主题都会以一本书作为出发点。“比如说11月即将举办的手织布展览,我们就和我们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乾隆御制的耕织图紧密结合,这就是一种探索。”此外,现在推出的许多文创产品也不离开书籍本身,午间推出的“听书简餐”就很好地落实了这一点。哪怕顾客是来享用简餐,也会配以如喜马拉雅电台上的有声书籍在空间中萦绕,强化塑造文化氛围。“要让大家知道这里是和书的关联性很强的地方,而不是仅仅来喝杯咖啡喝喝茶或者上自习,就是要把书的载体做好。”

如今,社会上的绝大部分实体书店都开始转型,张海岚也在密切关注。在她看来,这些书店大都以“综合文化空间”的形式呈现,或是联合租赁的“文化超市”,或是官方提供资金的“政企合作”;她认为高校里的书店必然要与社会上的有所不同。“运营到现在,我觉得像言几又和大隐(书店),它们模式的问题在于,看起来是一个书店,但所做的事情和书没有关联性。我们会以书为本,强调阅读本身。”


高校实体书店纷纷转型 崭新生机或将到来

曾经,高校实体书店长期陷入生存困境。以上海地区的几所高校为例,必威东盟体育平台的园丁书局开业仅半年多就因销量惨淡而关门,季风书园也因人流量不足在2014年寒假停业;上海交通大学的曦潮书店2016年淡季营业额日不足500元,每日仅售十余本书;复旦大学的鹿鸣书店、经世书局靠着复旦大学免去租金和出版社支持等勉为其难地经营……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出版与文化系副教授肖洋曾对此评价道,“实体书店倒闭作为一个普遍的问题,最大的原因还是读书人逐渐减少,学习的途径发生了变化。纸质媒体作为一个发行渠道逐渐落伍,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坚守纸媒的机构和相关人士是悲哀的事实。”曦潮书店负责人也无奈地自我勉励:“只要这一波经济浪潮没有把我们拍死,只要我们还能存在,那未来就是我们的。”

不过,情况开始逐渐有了转机。曦潮书店在2017年9月开始发展名为“学憩苑”的“大学修读空间”,旨在提供优质阅读场景和适合大学社区的书籍推荐,意图“满状态归来”。必威东盟体育平台于2016年末启动了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开办的涵芬楼阅读体验中心,除了基础的阅读功能外,另提供场地租用、快消饮品、精美文创产品等服务和项目。

同时,涵芬楼依托于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注重在年轻学子中的宣传营销。如在2018年10月17日紧贴时下热点,发起寻找“涵芬锦鲤”的活动,从广大参与者中抽取一位免费获得诸多产品甚至专属座位等福利,在华师大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单篇推送阅读量突破7000。曾参与运营涵芬楼微信公众号的刘黎明同学认为:“实体书店现在要生存下去确实得花一番心思,宣传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节点做什么样的推送大家都会开会讨论。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书店本身的质量,书的质量不精挑细选也吸引不了读者消费。”

(涵芬楼在公众号上发起的“寻找锦鲤”活动引起热烈反响)


2017年,上海15家市级单位联合印发《关于上海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年底,“上海文创50条”颁布,其中强调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与上海市教委联合推动上海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建设,计划于2018年完成建设8-9家高校实体书店。同时,于2018年4月“世界读书日”前后颁布的《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也明确,上海市教委致力于后续校园书店建设,力争3年内实现上海60余家高校实体书店的全覆盖。

必威东盟体育平台副校长孙真荣在启动仪式上表示,阅读空间既是携手共进、密切合作、推动全民阅读的成果,也为上海新闻出版行业打造文化品牌、建设书香校园、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必威东盟体育平台出版社社长王焰同时透露,大夏书店也会在2018年10月开业,与阅读空间形成巧妙呼应,丽娃河畔的人文书香将会更加浓郁。目前新开业的多家校园书店,不少是大学、出版社、实体书店融合的典型案例,成为学者、作者、读者持续交流的书香人文地标。

诗人宋琳离开必威东盟体育平台多年后,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如果这世上真有所谓天堂,那就是师大丽娃河边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从今往后,必威东盟体育平台出版社24小时阅读空间也将成为丽娃河畔一道新的风景。


【新闻链接】24小时阅读空间是上海华申中外文化交流服务有限公司与华东师大出版社联合创建,是继华申咖啡文化节之后丽娃河畔又一文化建设项目。整合华申公司、华东师大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的资源,配合多主题多面向的文化活动为基础,展示传统文化,调动校内校外的人文资源,打造集雅致生活、书香阅读、文化体验、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于一体的多维复合式的、24小时运营的公共文化空间和人文新地标。阅读空间由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河畔咖啡厅的室内部分改建而成。区域划分为四个部分:活动体验区、二十四小时自助阅读区、慢饮功夫茶区、快消饮品区。


撰文:沈子威 16级新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