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院优秀校友专访 | 沈杰群:于古典大陆自由生息

发布时间:2021-04-27浏览次数:914

        初入职中国青年报时,沈杰群恰好被安排在一位前辈曾经的工位上。她大学时曾非常仰慕这位资深的前辈记者,经常在人人网上分享前辈记者写的一些报道。而在沈杰群成为这个工位的主人时,前辈早已离职,这个工位已经空了3年了。

        工位主人的交替,让坐在沈杰群旁边的同事不禁提笔,感叹行业的新旧交替和更新换代,“在这个流动性颇大的行业,3年,足以换了人间。”

        提起这篇同事撰写的文章,沈杰群依然印象深刻。文章中,被互联网浪潮裹挟但仍然凭借“侠客情怀”打着“全新战役”的报人,对新鲜血液的加入心心相惜,同时也对依旧怀揣着新闻理想的年轻人满怀祝福,“撇去一切外部的生不逢时或者生逢其时的条件,能够不忘初心的人生,还是蛮幸福的。”


古典理想普照大地

        2017年,沈杰群告别朝夕相处7年的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北上,开始她的记者生涯。在此之前,她始终在上海和北京两地辗转。从东方卫视到东方早报再到南方人物周刊和中国青年报,丰富的媒体实习经历让这位江苏姑娘清楚地知晓自己想要什么。那年,她正式成为中国青年报文化中心的一名记者。

2017年沈杰群从必威Betway东盟体育毕业

        可以说,沈杰群的学生时代见证了中国媒体结构的历史性颠覆。十年前,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纸媒的辉煌时,新媒体浪潮已暗流涌动。十年间,和她一样的新传专业毕业生或直接投奔互联网企业,或实现“二次转型”。而她选择栖息在理想主义的土地上,做着反复但不重复的新闻工作,用她的话说,这很“古典”。

        “在世界还没有朝很多人展露出明确方向之时,我就已经确定好了出口。”回忆起大学期间的点滴过往,她欣慰地笑了。大学入校第一天,沈杰群的一位师姐向她递来校报副刊《大夏之声》的样本,希望她加入校报编辑团队。这几乎是一份奠定沈杰群后来工作底色的报纸,作为新闻专业的她欣然接受并深度参与校报采、编、排一整套工作流程,往返闵行与中北校区多次进行报纸拼板。亲力亲为间,一颗启蒙的种子于心田生根。

        真正让沈杰群坚定自己“报人理想”的则是大二的一场交流会。讲座上,几位来自东方早报的资深记者在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分享了他们的媒体工作生活。这几位在纸媒的“黄金时代”浸染中成长的报人,他们身上所流露的文气和风骨深深打动了沈杰群,为一个涉世未深的新传学子勾勒出了对于新闻职业的第一认知。“我好想去那里看看,去那里实习”,沈杰群暗自下定决心。

        大三,沈杰群在老师的推荐下顺利来到东方早报实习。从一开始的财经新闻部到后来的文化部,十个月的实习时间让初出茅庐的她感受到,“如果要实打实地去做原创,去跟前辈学到一些东西,还是得在传统媒体打好基础。”尽管那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与风暴。

        快十年过去,沈杰群曾经实习供职的东方早报已脱胎换骨成为现在沪上媒体金字招牌“澎湃”,在延安中路的那幢大楼里继续诉说着古典主义故事。沈杰群也一直在她信仰的大陆上全力以赴。


态度是沟通的桥梁

        沈杰群供职的中青报文化中心作为引领青年思潮、扎根青年文化的媒体阵地,需要关注年轻人热爱的文化热点,因而会广泛采访文化领域各个行业的人物,包括作家、学者、导演、编剧和演员等。“我们更加看重人物传递的态度,真正挖掘个人在该领域的闪光点和引领作用,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他的价值所在。”

        沈杰群回忆起自己两度采访脱口秀演员李诞的经历,第一次采访是在2017年她刚入职不久的时候,第二次采访在今年。今年的采访中,沈杰群最大的体会是“挑战”二字。对于李诞来说,四年前他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镜头没什么偶像包袱。可如今他开创的厂牌脱口秀已深入人心,公众乃至社会对于脱口秀的看法更加多元甚至复杂;而对沈杰群自己来说,四年过去,如何实现同一人专访的新突破值得思索。

        “每个人都可以说脱口秀,难道你人生中没有五分钟的内容可以吐槽吗?”采访中,李诞的这番话让沈杰群印象深刻。这句话让她意识到,脱口秀并非一种来自基因的天赋,更多的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它不是关起门来搞小圈子,而是可以集结社会更多能量的舞台。经过几年的野蛮生长,李诞及其脱口秀节目带给观众的不仅是欢乐,更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和前进。“这是我采访他的原因,他真正在这片领域中深耕劳作”,沈杰群说。

        关注文化产业和现象的崛起,是沈杰群工作的家常便饭。前段时间,古装剧《赘婿》火爆全网,剧中主角专心、霸气搞事业的故事深受观众青睐。捕捉到这一热点的她很快撰写了一篇文化观察并总结到:“我们开始对古装剧里的职场江湖津津乐道。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现实需求的一种投射?我若置身于那个朝代,是不是也能借助现代思维,解锁世人瞩目的成就呢?”当很多人还沉浸在剧中嗑CP之时,沈杰群以现象看本质并提出思考,这些思考恰恰正是文化记者存在的重要意义。

        因为报道文化热点,网络上有一些年轻网友主动和沈杰群展开交流,为沈杰群打开了一扇通向95后、00后的窗口。出于文化记者的职业素养,她时刻保持对这种青年思想的敏感。在与粉丝云上沟通的过程中,沈杰群发现他们的思想高度超乎自己的想象。对话并不限于对所喜爱明星的关注,更多地是对自身人生的规划与思考。其中,有关是否就读新闻专业、选择记者职业的问题尤其突出。“可能我与他们之间最初的互动始于明星分享,但更打动我的是这些故事未完的后续。”


在打一场新的战役

        都说跑两会是对一个记者最好的锻炼,那么沈杰群已在这块练兵场磨炼了三次。每年,两会关键词不断涌现,但“平时工作强度10倍”、“打一场艰难的仗”是这位传院人不变的两会印象。“这两年因为疫情关系,没有办法前往代表驻地,所以大部分都是线上采访。”今年的全国两会中,沈杰群被分在政协采访组,主要任务是就文化强国、红色文化、青少年教育等相关话题采访各代表委员。

沈杰群(左一)与同事们报道两会

        经过前期的信息收集和团队策划,沈杰群和同事们将本次采访的一个目光聚焦于本次两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目标。那么,文化强国蓝图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当下的年轻人又该怎样讲述“中国故事”?这些成为她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我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很多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以期听到多元的声音。”例如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就向她表示,应该让人们在寓教于乐的过程当中,亲近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来了解古典诗词的语言美、文学美,以及美学之美。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也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觉知、认知、认同”,让更多中国青年能够为艺术的光芒开心、欢快起来。

2019年沈杰群采访廖昌永

        由于会期压缩和采访地点限制,加班熬夜自然成为两会期间记者们的常态。“有时候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因为第二天一早还有新的采访任务,这不亚于互联网大厂中的‘996’”。虽然感觉很累,但沈杰群深知成年人的世界只看结果,需紧绷神经打起十二分精神。“当然,那些代表委员们也很辛苦,休息期间还得接受各路记者采访”。沈杰群向我们讲起一位代表委员甚至在凌晨两点工作结束后还欣然接受他们采访的故事。在她看来,代表委员们都十分乐意让自己的提案公之于众,希望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

        今年两会,沈杰群在中青报旗下各终端和平台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文化强国蓝图释放青年“引力”》这篇文章刊登在《中国青年报》3月8日的头版,谦虚的她在朋友圈感谢了各位老师和朋友的帮助。“这是一场团队战役,从记者到编辑,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高度运转、相互配合,才能最快最准确传递两会信息。”


于期待中守望相助

        毕业后选择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是摆在不少新闻学子面前的难题。对于沈杰群来说,无论心向何方,时刻保持与周围信息的同步,怀有一种敬畏感和包容感,是她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和答案。在传统媒体历练多年,她并不排斥新媒体平台和互联网公司,与就职于其他环境的故交也保持每日交流的亲密关系,她把这种对信息的开放姿态称作“守望相助”。

        尽管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媒体的环境氛围截然不同,但是和身处其中人交流后会发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很多问题是共通的。“我不希望自己有一种行业自大感,比如我做的内容就一定优于你,或者说我就是不想去了解你的信息。”沈杰群认为,人不应该被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束缚,而应看到这幢写字楼以外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在与自己带教的实习生交流时,沈杰群会尊重他们的想法,“如果他更愿意去互联网大厂,也不失为很好的选择”。但在她看来传统媒体仍然是一个“做新闻很不错的地方”。沈杰群从这些一头扎进传统媒体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一种特别的存在,“这是一群有趣或者说火热的人聚在一起并且在讨论一件关于理想主义的事情。”作为传统新闻人,沈杰群仍然在期待着,期待有更多的新鲜血液能与他们共赴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