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传播新秩序:历史、现在与未来 | 亚太传播论坛2023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8-24浏览次数:877

  8月19日,由亚太传播交流协会(APCEA)、亚太传播论坛联盟(澳门)主办,澳门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合办的“亚太传播论坛2023”在澳门大学正式开幕。

  本届论坛以“历史、现在、未来”为核心关键词,作为思考全球传播新秩序的三个维度。“历史”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沉淀,“现在”展示了社会现实多元而复杂的形态,而“未来”则承载了人们的期望与社会发展可能性,以现实具有新思想和新方法的传播,亟需跨学科的独到见解与深入研讨。大会主旨发言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教授洞察了全球媒体发展趋势。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及资料科学学院客座教授祝建华面向传播专业学者,对Chat GPT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的非技术性深入分析。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视听传播Prof Karen Arriaza Ibarra教授考察了当今国际背景下的全球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问题。必威Betway东盟体育教授吕新雨以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为历史起点,着眼全球南方,致力推动建构21世纪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媒体与传播学教授Prof Zaharom Nain检视了构建全球传播新秩序所遇困境。

  在分论坛中,我们应邀参会教师与四名2022级博士生分别进行论文宣讲。钱春莲老师关注变革与争夺下的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认为新环境、新技术正在颠覆以往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实践场域,电影的数字化与再媒介化、“元宇宙”概念的崛起推进着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新路径建构。博士生关骁康通过探讨“铰接卡车”式接合,展示了接合理论的泛用性、灵活性和实用性,“接合”构成具备缓冲效能的整体有机结构,“接合”的实践模式贯穿古今,为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提供了有益的思路。陈曦考察了延安时期不同政治主体对声音文化的发掘与实践,认为抗战时期声音样态如广播、演说等形式,不仅作为单一媒介起到组织动员作用,它背后与社会关系、政党组织机制培养是相互塑造的过程,并成为异质性大众之间构建集体意义的“脐带”。张耀英将道路视为一种基础设施媒介,分析了“滇藏线”对不同身份、地域人们在流动中的聚合作用,认为滇藏线不仅是不同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的产物,也以一种反哺的方式滋养了沿途社群的形成。温凯以数智人为研究对象,并发现其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具有“新介质、新场域、新形式”的特征,其自带的开放性与区隔性迎合了受众的身份认同和情感转移,通过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交互,实现了传受双方的双重满足,受众在与数智人的互动中不断产生对虚拟空间的依赖和现实社会的逃避,此种现实互动的消解模式也加重了人们的沟通障碍。与会师生和海内外专家学者充分请教、交流,取得了良好的学术研讨效果。

  20日上午,会务组在澳门大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大数据”工作坊,张荣显博士提出重视大数据分析技术,关注社会智能通过数字平台对个人积极心理状态起到的在线积极干预(OPI)作用。此外,党浩老师现场示范DiVoMiner系统的操作流程,这种方法有利于帮助青年学者学会利用AI生成工具辅助分析数据,提升研究效率。与会专家学者、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博士研究生与澳门大学师生等到场学习。

  亚太传播论坛作为澳门主办的最重要的国际传播会议之一,今年已经是第五届。会议旨在以澳门为平台,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传播和媒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传媒工作者,提供广泛的支持,促进传播与媒介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亚太地区传播学的发展,推动与传播和媒介研究有关的学术交流、出版、培训活动。必威Betway东盟体育与“亚太传播交流协会”(APCEA)的合作对于拓展学院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