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 | 数字人文智能传播系列论坛——生成式AI与中国传媒及教育创新发展会议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3-12-05浏览次数:319

        12月2日,数字人文智能传播系列论坛——生成式AI与中国传媒及教育创新发展会议在必威东盟体育平台闵行校区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必威Betway东盟体育、数字人文学会主办,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广播电视学系、必威东盟体育平台影视创编中心、必威东盟体育平台视觉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与会专家学者及业界人士围绕论坛主题“生成式AI与中国传媒及教育创新发展”从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度研讨。

        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党委书记方奇华主持。开幕式上,必威Betway东盟体育院长王峰教授致欢迎词,他指出,当下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不重视其蓬勃发展背后的风险,它会是人类亲手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如果各行各业人士能积极学习,掌握生成式AI等工具,则会助力人类迈入智能革命新时代。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党委书记方奇华主持开幕式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院长王峰致辞


主题报告(上午场)

        开幕式后,主题报告(上午场)举行,由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副院长于晶副教授主持。


        上海SMG原制片人、记者、作家、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艺术硕士导师简平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传媒和教育领域的实然和应然。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传媒和教育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大势所趋,这是我们所面临的实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明白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是密切协作的关系,是互为互动的同事关系,这是生成式AI发展的应然。简平认为,生成式AI归根结底是一种麦克卢汉意义上的人的延伸。

        在AIGC时代,传媒的教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浙江传媒学院制作系主任李琳围绕这 个问题向我们阐述了人工智能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及影响。李琳教授例举了大量人工智能的实践案例,她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提升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辅助学生分析自身短板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高效的资源整合优化,实现个性化的教学。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功能和学生能力体系,积极拥抱新趋势,立足传媒专业基础,培养综合性人才。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学斌指出,新媒介已经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境变量。从印刷媒介到数字媒介,媒介的发展推动了童年的诞生、消逝、再现和重生。但与此同时,新媒介的产生也为儿童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阻碍,所以在人工智能盛行的当下,我们应维护儿童生命属性,顺应儿童天性,依托教育改革,不断超越自我,实现童年的媒介化转型。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副教授崔辰从自己制作的一段AI生成视频引入,介绍了生成式AI在介入影视策划及新生代编剧培养中的研究。她指出,在AI时局之下,传统的编剧培养模式应当做出调整,而这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与人工智能协同创作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创作者可以向人工智能学习,但切忌过于依赖。

        AI时代下,儿童成长必然受到影响。对此,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副编审、好儿童画报主编、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姜丽军提出了“AI对儿童成长是一把双刃剑:深刻影响儿童文学、艺术和少儿媒体素养教育”的观点。AI技术具备帮助创建互动式的文学叙事体验、增强儿童创造力和技能的发展等优点,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削弱儿童文学对儿童人际连接的潜在培养等问题。AI对儿童成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院长、教授王峰对大语言模型展开了分析。他以创意写作工作坊项目为例,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大语言模型的基本特点,细致分析了其优缺点。在发言的最后,他指出,我们需要正视大语言模型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应对其未来的发展抱有信心。



主题报告(下午场) 

        主题报告(下午场)分为上、下两场举行,分别由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广播电视学系系主任钱春莲副教授和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副教授、影视创编中心主任刘弢主持。
        上海三联书店编辑部主任殷亚平基于对出版行业发展状况的分析,提出了AI时代出版数智化的几点思考。她认为,AI技术赋能出版业是大势所趋,人机协作具有更多可能性;对此,相关从业人员应当保持批判性思维,防范AI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AI时代,编辑、出版价值观会被重塑,然而最重要的还是真实;作为媒体出版人,更应该回归到真实,让“真”去搭建起产品、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

        资深媒体人、主持人、原申江服务导报创始人之一、博士黄飞珏就新媒体经营的困境展开了论述。在分享中,他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分享了关于新闻立场、新闻真伪的几点思考。同时,他指出,AI时代的来临使得媒体管理面临巨大挑战;而广大年轻人应当成为迎接挑战的主力军。

        东方卫视中心副总监、独立制片人施嘉宁通过视频的方式与现场进行了交流。他提到,人工智能技术对真人秀综艺以及其他类型节目制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数字虚拟主播的应用,也体现在虚拟场景、数字特效以及精准传播等各个方面。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顾筠向我们展示了其制作的纪录片片花,并讲述了其将生成式AI参与到纪录片拍摄的真实体验,她认为在纪录片的实际创作过程当中,人工智能只能在前期开发中加以辅助使用,但在创作的其他环节和阶段,人工智能对纪录片的实用意义依旧不大。“纪录片仍然是以真为真的作品”。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青年影像传播中心主任沙扬就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发散性的思考。她认为AI技术的发展是对人类各种感官的又一次延伸,在教学的实践创作中,AI技术能够精简影视课程的教学、释放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而在新旧媒介的融合中,人工智能也能起到话语构建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其还提出了对生成式AI虚拟性和真实性的辩证思考,希望在新的时代之下,人们可以拥抱新技术的出现并探索新的生产模式。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助教陈璐明提出了三种对于生成式AI创作实用和发展方向的畅想。一是在电影创作中利用AI技术强大的模型搭建和算法技术创造出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艺术价值的六边形电影;二是将人工智能作为外接插件实现“1+1>2”的延伸效用,赋予个体更强的体验感知;三是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人类向超人类乃至后人类的跨越,创建超越生物性的数字生命。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教解决方案总监李礼围绕“AIGC时代,创新传媒人才培养与高校数字化转型”的主题进行了分享。“乌卡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首先,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技术的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出现引发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产业浪潮,进而提出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以语音和语言为入口的“认知智能的革命”。同时,认知大模型的“智能涌现”带来解决人类刚需的全新机遇。李礼认为,时代在变,教育的本质没有变;教育数字化成为教育行业研究的重中之重,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此外,还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等观点。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广播电视学系系主任、副教授钱春莲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对于AGI作为星星之火,未来是燎原还是失控的深入思考。同时,她站在教师的角度从“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对教师应当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做好教育工作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提出积极的畅想与预测。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副教授、影视创编中心主任刘弢就人工智能在影视剪辑中的应用展开了一系列叙述。他认为计算机实际上是一个大语言模型,是一种人工智能的通识化,通过接口的组合,电影语言中的语法规则可以用数据化的形式表达并切割,数字剪辑的本质是对语言结构的拆分和组合。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高级实验师、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常务委员徐正则从技术角度入手阐释了当前生成式AI技术发展的现状,介绍了包括图像识别、智能视频生产、AI语音生成、图生图等多项新兴AI技术及其成果。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教师、视觉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邹建对先前与会者们的思想观念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承认AI带来的技术革命的同时,邹建老师依旧对AI持有保留态度,认为AI无法完全区分人类情感中的差异。


博硕士论文交流

        下午第二场主题报告举行的同时,分会场的博硕士论文交流如期展开。该环节由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青年影像传播中心主任沙扬副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副教授崔辰老师为点评嘉宾。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青年影像传播中心主任沙扬副教授(左)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副教授崔辰(右)

互动交流

        主会场与会嘉宾交流结束后,学生代表提出自己的疑问,与会嘉宾给予了充分的解答。


论坛总结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广播电视学系系主任、副教授钱春莲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指出人工智能已经嵌入到传媒教育领域的各个环节,如何创新善用,如何持续学习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时代课题。至此,本次论坛圆满落幕。